1 目的
為規范公司稅收管理工作,控制稅收風險,防范稅收違法行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財政、稅收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2 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公司稅收管理的內容、要求與方法。
本制度適用于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分、控股)公司的稅收管理。
3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Q/SD GL 039 風險管理
4 職責
部門 | 職責 |
財務中心稅務組 | 負責稅收籌劃、納稅申報、稅費繳納、稅收自查與風險管控 |
各相關部門 | 負責依法開展業務活動,規避稅收風險 |
5 管理內容、要求與方法
5.1 稅收管理原則
原則 | 要求 |
合法性原則 | 必須熟悉國家現行的稅收法律法規,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規范公司業務流程和業務處理,正確、完整計算稅費,按時解繳稅款,規避稅收風險。 |
規范性原則 | 在熟悉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為有效規避違法行為,必須根據國家現行的稅收法律規定,與公司相關業務部門進行充分有效溝通,加強稅收各環節的管理,規范公司業務處理流程及賬務核算。 |
依法籌劃原則 | 應熟悉國家現行稅收法律法規,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積極開展稅收籌劃,降低企業稅負成本,增加企業效益。 |
5.2 稅收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
項目 | 要求 |
風險識別與評估 |
1. 財務中心應按 Q/SD GL 039《風險管理》要求,搭建稅務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機制,通過全面、系統、持續收集內部和外部相關信息,查找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收風險。 2. 稅收管理人員應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定期進行稅收風險評估,必要時,可聘請具有相關資質和專業能力的中介機構協助實施。 3. 應對稅收風險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識別和評估原有風險的變化情況以及新產生的稅收風險。 |
風險因素 |
1. 董事會、監事會等企業治理層以及管理層的稅收遵從意識和對待稅收風險的態度。 2. 涉稅員工的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 3. 組織機構、經營方式和業務流程。 4. 技術投入和信息技術的運用。 5. 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 6. 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 7. 經濟形勢、產業政策、市場競爭及行業慣例。 8. 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9. 其他有關風險因素。 |
風險應對 |
1. 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從組織機構、職權分配、業務流程、信息溝通和檢查監督等多方面建立稅收風險控制點,根據風險的不同特征采取相應的人工控制機制或自動化控制機制,根據風險發生的規律和重大程度建立預防性控制和發現性控制機制。 2. 針對重大稅收風險所涉及的管理職責和業務流程,制定覆蓋各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對其他風險所涉及的業務流程,設置關鍵控制環節,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3. 因內部組織機構、經營模式或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以及受行業慣例和監管的約束而產生的重大稅收風險,須及時向稅務機關報告,以尋求輔導和幫助。 4. 對發生頻率較高的稅收風險建立稅收風險識別與報送機制,評估其累計影響,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
5.3 稅收信息與溝通
5.3.1 稅務組應通過“云之家 ”“微信 ”“QQ ”等信息平臺,收集、傳遞和處理稅收信息以及最新稅收政策。
5.3.2 稅務組應與稅務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保持有效溝通,及時收集和反饋相關信息。
(1)建立和完善稅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統,及時匯編企業適用的稅法并定期更新。
(2)建立和完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收集和更新系統,確保企業財務會計系統的設置和更改與法律法規的要求同步,合理保證會計信息的輸出能夠反映法律法規的最新變化。
(3)根據業務特點和成本效益原則,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稅收風險管理,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5.3.3 公司稅收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的記錄、收集、處理、傳遞和保存應符合稅法和稅收風險控制的要求。
5.4 稅收籌劃流程
財務中心作為稅收管理的統籌部門,應組織稅務組制定稅收籌劃草案、選擇稅收籌劃方案并控制運行及后續復盤。
5.4.1 制定稅收籌劃草案。
(1)分析業務背景與風險評估。分析項目所處的行業背景,確定從事的業務按法律規定應該繳納的稅種,是否享受稅收優惠待遇。評估項目所處行業可能面臨的風險,根據面臨的風險情況設計相應的稅收籌劃方案。
(2)進行法律可行性分析。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的同時,匯集納稅涉及的可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避免陷入法律糾紛。在具體問題把握不準的情況下,可以就具體問題咨詢征收稅務機關的意見。
(3)計算應納稅額。不同的納稅方案制定出來以后,分別計算出應納稅額,同時稅務團隊應協同核算團隊做出會計處理的方法。
(4)各因素變動分析。對影響稅收籌劃效果的相互影響的內部因素將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動進行分析,以防止因內部因素變動產生的風險。
(5)敏感分析。對影響稅務計劃實施的外部條件可能發生變化而引起稅收籌劃節稅效果變化的敏感程度進行分析,以防止因外部因素變化產生的風險。
5.4.2 稅收籌劃方案的選擇和實施。
財務中心應綜合考慮不同稅籌方案的成本、節稅效果、實施難度對稅收籌劃方案進行選擇。
5.4.3 控制稅收籌劃方案的運行。
稅籌方案實施后,稅務組應當跟蹤方案執行的情況,以確保稅收籌劃方案的貫徹執行。當經營中出現新的變化時,應當判斷是否改變稅收籌劃計劃。
5.4.4 復盤
稅務組總結方案實施的效果、可能面對的風險及遇到的困難,供以后參考。
5.5 稅務登記的辦理
凡注冊新公司或進行公司工商營業執照變更,稅務組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須到稅務機關辦理稅收登記。稅務登記時須備齊下列相關資料。
(1)新公司成立辦理稅務登記
A 、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或其他核準執業證件。
B 、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
C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業主的居民身份證、護照或其他合法證件。
D 、企業辦理稅務登記申請書。
E 、法人、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須帶合法證件到稅務局進行實名認證。
(2)營業執照項目變更涉及稅務登記變更
A 、已變更的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B 、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
C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業主的居民身份證、護照或其他合法證件。
5.6 納稅申報流程
5.6.1 申報流程
項目 | 要求 |
增值稅納稅申報流程 |
1. 負責納稅申報的人員需按時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相關附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錄入網上申報系統并解繳稅款,在電子稅務局網廳里打印稅款完稅證作為財務入賬憑證。 2. 若需辦理延期繳納稅款,則根據稅務部門要求準備相關資料,并進行辦理。 |
消費稅納稅申報流程 |
1. 根據當月銷售情況計算應納稅額。 2. 填報《消費稅納稅申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錄入電子稅務局網上申報系統,并打印稅款完稅證作為財務入賬憑證。 3. 若需辦理延期繳納稅款,則根據稅務部門要求準備相關資料,并進行辦理。 |
其他稅費納稅申報流程 |
1. 企業所得稅申報,每季度末須對企業所得稅進行納稅申報,在網上電子稅務局填報《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表》,年終匯算清繳。 2. 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稅等,各核算部門根據各自的稅基按時計算填報,經審核后錄入網上申報系統并解繳稅款,在電子稅務局網廳里打印稅款完稅證作為財務入賬憑證。 |
5.6.2 負責納稅申報的人員在納稅申報前須經審核后再進行申報,并按需留存納稅申報表。
5.6.3 部分計算復雜或定期納稅的稅種,如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事前須對稅額計算過程列入《納稅申報表》,并存入會計憑證作為稅收計提附件,以便事后查找。
5.7 臺賬的建立與登記
5.7.1 臺賬建立
(1)由稅務組分稅種、分核算部門設置臺賬。
(2)每個稅種應分設年初未交數、本期轉入數、本期已交數、期末未交數等分析欄目。
(3)增值稅由于其特殊性,涉及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等,可設更多欄目,以便詳細分析。
5.7.2 臺賬登記與管理
稅收管理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與各核算部門的各項稅種計稅基礎、稅率、本期計提稅額、已繳稅額、期末余額等項目進行核對,確保計算準確、賬賬相符。
利用稅收臺賬進行日常稅收管理,做好稅收分析。
5.8 稅務檢查管理
5.8.1 財務部門需定期進行稅收自查,形成稅收自查結果報告,并組織財務負責人、核算人員、會計主管共同討論,形成解決方案。
5.8.2 接受稅務機關檢查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通知財務部門上級領導,以便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5.9 監督和改進
5.9.1 公司稅收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公司稅收風險管理機制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審核,不斷改進和優化稅收管理制度和流程。
5.9.2 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機構應根據企業的整體控制目標,對稅收風險管理機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6 附則
6.1 本制度由財務中心起草、管理并負責解釋。
6.2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